新闻资讯

新华社·规划建议新亮点丨深化预算零基改革:让

日期:2025-11-22 10:17 浏览: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申成、潘野)“十五五”提出明确“深化预算零基改革”。这次从“零”开始的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将宝贵的“真金白银”用在关键领域。什么是零基预算?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从“零”开始编制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预算调整的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而是结合实际需要和财务状况,逐项审查各项支出,按轻重缓急组织支出。传统模式下,财政预算的编制一般参考往年水平,而MGA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一年的支出情况进行的。但在实践中,这种模式会导致资金分散、支出固定、效率不足等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零基预算改革将有效打破基数观念和固定支出模式,促进财力与预算协调,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效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表示,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零基预算更多的是运用这一理念来完善预算管理,而不是所有预算编制都从“零”开始。近年来,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的金融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预算零基改革,意味着进一步向财政资金要效益、向政府管理要效益。业内人士表示,零基预算改革不不仅涉及财政部门,还涉及地方各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它需要“把刀刃向里转”,“啃硬骨头”。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零基预算改革作出部署。近年来,这一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有很多积极的推进和发展。财政部等十六部门牵头实施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加强项目分类分析优化,推动打破固定支出模式;安徽积极推动预算管理方式变革,有效解决“保盘、争资金、守基数”问题;四川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建立年度担保清单,明确支出调整后……江苏2024年出台深化预算零基改革方案,重点构建保该保、压该重、重绩效的预算分配机制。 “我们坚持预算用‘盘子’、收入用‘笼子’、支出‘开口’,坚持突破基数、加强协调、提质增效,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全面深化预算零基改革。”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以相互借鉴不同领域的改革经验,凝聚各方关于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共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杨志勇说道。预计这一围绕预算编制程序的根本性改革将得到深化和落实未来五年。正确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财政效率,加强资源协调,增强支撑能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国计民生。 编辑:吴家红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